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

盐田区委宣传部(文体局)2015年工作思路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5-02-06

  2015年,全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:以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,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,进一步突出“为民服务”主题,努力加强思想宣传阵地建设,做到创建为民、文体惠民、产业富民,为建设“美好城区”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、精神动力、舆论支持和文体条件。

  (一)加强理论武装,坚定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。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,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,深入学习贯彻近期习近平总书记、李克强总理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,充分利用读书月、市民文化大讲堂、百课下基层等活动载体,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、学习型企业、学习型社区、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,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,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,凝聚思想共识,不断巩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。

  (二)唱响盐田声音,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。适应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特点,把握基调,积极引导,壮大主流舆论,凝聚群众思想,提升盐田形象,营造推动盐田科学发展、建设“美好城区”的良好舆论环境。做好做优正面宣传报道,及时报道区委、区政府工作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成就、新亮点。优化整合《深圳商报·盐田新闻》、盐田广电中心等媒体资源,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形式,实现深度高效联动,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平台。进一步优化提升盐田网,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权威信息发布平台、意见交流平台、生活服务平台,真正成为“盐田人的网站、盐田人的精神家园”;完善与深圳广电集团国际频道等媒体的合作机制,加强对外宣传力度。加大新媒体的开发、利用力度,实现政务微博、政务微信“双微联动”,推动政务信息公开,营造全新的宣传局面。及时反馈政务微博、论坛等平台上的网友意见,形成“线上舆论——线下处理”的联动机制。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队伍培训,提升舆论引导水平,实现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
  (三)夯实创建基础,实现辖区文明程度持续提升。深化“全国文明单位”和志愿者城区建设,持续完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,持续开展创建专项整治工作。全面启动“新盐田,好市民”全民素质提升行动,实施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、普及现代国际礼仪、争当文明守法好市民”等三个方面十项行动,积极培育富有传统文化气韵,具备现代时尚气质,崇尚文明法治理念的现代市民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入推进“文明达人”活动,培养团队骨干和“文明微行动”小分队,提升活动参与度,实现文明微行动常态化。持续开展“中英街3·18警示日”、“民族精神代代传”、国学经典诵读、“我们的节日”、“七彩年华”、关爱行动等公民思想道德实践活动,着力加强爱国主义、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。

  (四)做足惠民文章,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。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,抓好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均衡化、标准化建设,完成“海洋文化园”、“24小时书吧”等项目建设,打造国内首个智慧型海洋文化特色图书馆;加快推进文化中心改造及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提升工程,为群众提供优越的文化活动阵地,构建优质、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。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,办好“精品演出季”、“文化贴心人”培训,不断丰富民族传统节庆活动,创编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。整合辖区合唱资源,以“海之声”合唱团为龙头,带动少年合唱团、老年合唱团以及管乐队的发展壮大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扩充文化志愿者队伍,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强区建设。加强本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,盘活“沙头角鱼灯舞” 、“疍家人婚俗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建成“鱼灯舞民俗博物馆”, 打造疍家文化品牌,全面提升中英街和盐田街道片区的文化氛围,进一步增强区域文化影响力。将文化要素贯穿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中,启动区城市人文景观雕塑二期工程建设,打造优质公共空间,不断提升城区文化品位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,加强宏观管理与服务,完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、公益文化招标采购、事业单位理事会等多项制度,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。

  (五)做强文化产业,助力辖区产业转型升级。加快推进影视创意文化基地、大梅沙游艇产业配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,把我区建设成为南方影视基地和游艇产业聚集地。加强对黄金珠宝产业的创意设计、品牌塑造、整体营销,搭建企业推广平台,助力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。加大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,形成创新型企业集群,带动盐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。坚持依法实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,细化权责清单,优化工作流程,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期限。做好全国文化市场信息平台系统的整体上线、运行工作,实现文化市场管理信息全国共享。依法管理文化市场,促进全区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。

  (六)加快方式转变,力推体育事业产业协调发展。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,实现政府体育工作由办向管转变,逐步形成政府主导、依托社会、群众参与、覆盖面广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网络。紧密依托辖区山海实际,统筹规划辖区体育资源,借力有实力的专业体育机构,打造特色体育品牌,提升体育发展水平,强化体育引领能力,着力打造以体育旅游、体育休闲、体育消费为核心的体育工作新格局。加强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体育组织建设,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,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、体育裁判员等骨干队伍的管理、培训工作,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。进一步规范国民体质测试和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倡导科学、健康的体育健身观念和生活理念。进一步完善业余训练体系建设,提高全区业余训练水平。加大重点项目培养力度,进一步完善区青少年赛事的竞赛机制,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。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,创新场馆惠民举措,扩大公共服务范围,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,提高公共服务水平。

相关稿件:

附件下载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